如厕训练是育儿过程中一个没人会诚实谈论的挑战……直到你跪在地上,头上戴着波点内裤,试图说服一个小宝宝马桶不是怪物 😅
当然,互联网上充满了那些“保证有效”的如厕训练方法——只不过是在别人的孩子身上才有效。在你家里,即便说一句“看看小马桶吧!”都能变成一场全面谈判。好消息是:你并不孤单,你也没做错什么——这不是童话故事而已。
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整理了最受欢迎的如厕训练方法和步骤。也许你能从中找到适合你家的方法……或者至少不会让你的客厅变成灾区 😅

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——真正的第一步
在你开始尝试任何如厕训练方法之前,真正的第一步是判断你的孩子是否真的准备好了。是的,即使是最好的如厕训练步骤,如果时机不对,也不会奏效 😅
你怎么知道时候到了?
- 他们会在需要上厕所时告诉你
- 他们开始对湿尿布感到不舒服
- 他们对小马桶或厕所很好奇(尤其是当你在用的时候 🙃)
- 他们会尝试自己穿脱裤子
- 他们在白天能保持干燥的时间更长
不要操之过急
即使是最被推崇的如厕训练方法,如果孩子还没准备好,也不会奏效。这不是一场比赛。孩子自己的节奏才是最好的节奏 —— 这就是第一步。
如厕训练步骤——为了避免那个“大时刻”发生在你家客厅的地毯上
如厕训练不是短跑——它更像是一支排练过的舞蹈,而父母有时会跳错步子 😅 但一旦找到合适的节奏,如厕训练的过程就会顺畅得多(也不那么湿漉漉了)。

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小马桶?
不要像在午饭时突然带来惊喜客人那样,把小马桶突然塞给你家宝宝。相反,要尽早开始谈论它。让他们探索一下马桶,可以穿着衣服坐在上面,或者一起读一本有趣的如厕书。目标是让孩子觉得马桶熟悉,而不是可怕 —— 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新部分。
制定如厕训练时间表
如厕训练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建立可预测的日常习惯。例如:
- 早餐后
- 午餐或午睡前
- 洗澡前
- 当尿布已经干了一段时间时
这有助于你的孩子建立规律——也让你不必每15分钟就猜一次“我们现在该去吗?”
问?提醒?求?
经典的“你要上厕所吗?”就像用海绵去应对洪水一样有效。小宝宝不是说“不”,就是……现在不想。
不如试试这样:
- 现在通常是尿尿时间——我们一起去看看吧!
- “你的玩具车早餐后已经去上厕所啦!”
他们说不?也没关系。如厕训练的过程并不是直线前进的——会有进步也会有回退。但每一次尝试,都会让你离“干爽的胜利圈”更近一步。😅
那些没人告诉你的事——如厕训练失败时的常见错误
如果你觉得如厕训练没有效果,别担心,你不是一个人。每位家长都会有那么一刻,怀疑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上大学时还穿着尿布 😅
以下是几乎每位家长都会遇到的一些典型陷阱:
1. 开始得太早
是的,有些小宝宝在14个月大时就能如厕训练成功。但不代表你的孩子也必须这样。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表现出准备好的迹象,任何方法都不会奏效,而这并不是你的错——只是为时尚早。
2. 压力太大
你的孩子不是机器人(你也不是)。如果每次尝试都变成了压力或权力斗争,马桶就会变成敌人。轻松一点。即使你今天已经第三次在擦沙发。
3. 睡前那句经典的“再试一次吧”时刻
你太了解了——他们已经穿上睡衣,小马桶也收起来了,结果突然又说要上厕所。又来了。真的很累人。有时候你会妥协,这没关系——只要尽量别让它变成睡前讨价还价的手段就好。

给父母的一点情感急救 —— 因为如厕训练不是一场比赛
如果你觉得如厕训练没起作用,你并不孤单。一切可能开始得很顺利,却突然停滞不前。你的孩子可能拒绝用便盆、又开始尿裤子,或者倒退到以前的阶段。这种如厕训练的倒退是完全正常的——这不代表你做错了什么,只是说明你的孩子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。没关系的。
如果一开始没有成功,也完全没关系
不是每个孩子在同一个年龄都准备好了,也不是每种方法第一次都奏效。如果成功不是立刻到来,那并不意味着失败——这只是过程的一部分。如厕训练的步骤很少是直线进行的。
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
也许你朋友的孩子在两岁时就完全学会了如厕,而你的孩子更喜欢让玩具熊坐在小马桶上,然后自己跑开。这完全没问题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——而那正是适合他们的节奏。
你没有失败——你只是一个穿着湿袜子的英雄 😊
如厕训练并不总是充满魔力和乐趣。有时候它令人筋疲力尽、沮丧,还伴随着湿漉漉的衣物。但每一次尝试都很重要。你现在可能只是迈出小小的步伐,但正是这些步伐让你不断前进。坚持下去——你正在扮演超级英雄的角色,只是没有披风(裤脚卷起来了而已)😊
不仅仅是理论知识,这里有一个我们朋友琳达的故事,她是一位美国妈妈,非常了解当如厕训练突然停滞时的感受:
琳达,35岁,德克萨斯州奥斯汀
大家好,我是琳达——两个孩子的妈妈,咖啡上瘾者,并坚信去Target购物也算有氧运动 😅
当我们开始训练儿子梅森(现在2岁9个月)如厕时,我觉得我已经万事俱备。贴纸奖励表?搞定。“如厕歌曲”?搞定。甚至还有一个可以冲假水的小马桶。简直是Pinterest上的完美案例,对吧?
嗯……不完全是。经历了一周湿漉漉的内裤和孩子在地板上的史诗级崩溃之后,我已经准备放弃了。
那什么方法奏效了呢?
就是大大地放慢节奏。我们休息了几天,放下了压力,让梅森自己掌握节奏。我只是随口说一句:“嘿,我要去尿尿了——你也想试试看吗?”没什么大不了的。然后我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日程:早餐后、小睡前、洗澡前。就这些。
有一天早上,他就自己做到了。坐下来然后上厕所。我真的在走廊里哭了(是开心的眼泪,我发誓)。
所以如果你在凌晨两点搜索“如厕训练没效果”,你并不孤单。
退步是正常的。你的孩子没问题,你也没有。❤️
这不是魔法,而是一个过程 —— 如厕训练的(并不真正的)最终篇章
如果你只从这篇文章中记住一件事,那就是:如厕训练不是神奇的时刻,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充满了小小的挫折、出人意料的巨大成功,还有比你想象中更多次的换袜子。
让我们来回顾一下:
– 不必急于求成 — 把握好时机就成功了一半
– 孩子不是在表演,而是在学习
– 没有万能的方法 — 但有很多种方式
– 退步并不是失败 — 只是暂时停顿
– 你的耐心是有限的 — 这完全没问题
还有那些没人告诉你的事:
– 你刚拿起咖啡坐下,孩子就突然要尿尿
– 正在最需要的时候,小马桶却不见了
– 即便是“只是看看”的时刻,也可能是进步的开始
最后:
“如果孩子没哭,那可能是你在哭 —— 这也没关系。”
因为在整个过程中,不只是孩子在学习新事物 ——
你也是。